体能素质的获得,在于持久的锻炼。《指南》也指出,除了合理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之外,适宜的锻炼对获得”发育良好的身体、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体能素质“十分关键。
幼儿阶段和其他年龄阶段的锻炼又有不同,他们的体能素质一定也是在快乐的游戏中获得的,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佳途径,以趣味性为前提,才能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而从专业的体能素质锻炼来讲,孩子身体关键部位都需要进行局部的锻炼,才能够获得均衡的体能,如:通过下蹲动作锻炼膝盖的屈伸力量,体测动作锻炼腰腹部的侧向屈伸力量等,所以孩子体能素质的锻炼在强调趣味性前提下也要注重具体化。
《指南》对幼儿体能素质、动作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建议:
No.1 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运动建议:
1.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如: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如: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玩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
No.2 力量和耐力
运动建议:
1. 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
2. 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
细心观察这些运动建议便会发现,其中很多都是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做到的。作为家长和教育者,要学会发掘生活点滴的运动价值,创造多种运动机会,丰富孩子的运动条件,让孩子在快乐运动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