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超限效应。当孩子因学业不佳而受到反复批评时,如父母一再强调,可能会从最初的内疚不安转变为不耐烦,甚至产生反抗心理。家长应该明白,对孩子的批评应适度,一次错误只批评一次,若有必要再次指出,也需变换角度和措辞,避免孩子觉得被“揪住不放”,从而降低厌烦和逆反情绪。
同样,在学校教育中,拖堂是时间上的超限效应,内容过量或重复同样的话题也会造成学生神经抑制,降低学习效率。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避免重复,一次批评即可,如需再提,需换个角度,以防止厌烦感升级。表扬也同样需要注意度,过多的表扬可能会让学生感到被过度关注,从而产生反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人的注意力和接受能力有限,比如讲解内容和布置作业时,应控制在学生能有效吸收的范围内,避免超限效应导致学生失去兴趣或效果适得其反。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把握好“度”是关键,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避免“物极必反”和“欲速则不达”。
扩展资料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