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绩等级的确定涉及多个环节,首先是将各科考分按名次转化为A、B、C、D四等A1至D13共十三级,然后根据学科权重将等级转换为等级分。学校和考生仅知各科等级和总等级分及对应的考分名次区间。总等级分最大值为80,最小值为6,等级分越大,成绩越好。
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和历史七门科目成绩总分为610分,加上体育20分和实验操作分10分,总分为640分。化为等级分后,新增加了素质教育分,总等级分满分为80分。等级划分为A、B、C、D四类,每门成绩对应一个考分段,最后以总分考分段的分数录取考生。
A类段分为A1=13、A2=12、A3=11、A4=10;B类段分为B5=9、B6=8、B7=7、B8=6;C类分为C9=5、C10=4、C11=3、C12=2;D类段是D13=1。例如,考生语文111分和98分的考生,所属的等级段是一样的A1(12)。总分考分段在596分和541.5分之间的考生同在一个等级段A1(即总分13分),其总等级分同为80分。
课改区中考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综合文科6门科目的成绩将以等级形式呈现,分别为A、B、C、D、E五个等级。每个考生每门科目有一个等级,6个等级不统一为一个等级。因此,每个中考生见到的是各门科目的等级,不再是分数。
学业考试的结果将作为中考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但不再是唯一的依据。分数按比例转换成等级考试卷面上的成绩仍为分数形式,但分数保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外公布。各地根据当地高中教育资源情况划定每个等级所占的比例,再将百分制形式的卷面分数转换成等级。例如:某地将A、B、C3个等级所占比例划分为25%、30%、30%,那么每位考生各门科目的卷面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好序后,前25%的学生获得A等,A等以下的30%获得B等,B等以下的30%为C等;E等人数一般小于2%为宜;C等以下,E等以上的学生获得D等。
0分、缺考的科目成绩不记等级。如果同一科目出现同分,那么这门科目的同分考生获得相同的等级。身体素质好优先录取。关于“学业考试成绩等级相同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问题,饶颖明解释,录取时,各批次招生学校在投档考生内,按照考生的学业考试等级排序,优先录取招生计划内90%以上的考生。剩下的计划,若遇到学业考试成绩等级相同时,则按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等级、享受省定政策优惠、综合素质评定等级、优先学科、综合性评语等顺序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