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盐酸苯那普利后,其吸收迅速,30分钟后血浆中的原形苯那普利浓度达到峰值,吸收量至少为服药剂量的37%。进食后服药会延迟吸收,但不影响总量和转化为苯那普利拉。在较小剂量范围内,苯那普利和苯那普利拉的血浆浓度与剂量成正比,但在较大剂量下,可能由于苯那普利拉与ACE结合饱和,其变化与剂量不成比例。
药物分布方面,苯那普利和苯那普利拉与血清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结合率高达95%,并且在多次给药下动力学表现稳定。苯那普利无明显积累,而苯那普利拉有少量积蓄,其稳态AUC会随剂量增加而有所提高。在高血压患者中,苯那普利拉的稳态血浆浓度与剂量相关。
苯那普利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水解酶完全转化为有活性的代谢物苯那普利拉,90分钟后血浆浓度达到峰值。苯那普利拉的消除则分两阶段,快速消除期后进入终末期,提示与ACE结合牢固。其代谢主要通过肾和胆汁,肾功能正常者主要经肾脏排出,而苯那普利拉的代谢消除相对次要。
特殊情况下,如年龄、轻度肾功能不全等对药代动力学影响较小。但在重度肾功能不全时,需要调整剂量,因为苯那普利拉清除缓慢,易蓄积。透析对苯那普利拉的清除影响不大,仅小部分经透析排出。心衰病人由于血浆清除率低,苯那普利拉的稳态血药浓度较高,起始剂量需降低。
洛汀新与多种药物合用时,其药代动力学通常不受影响,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等。但与西米替丁合用时,洛汀新的药代动力学尚未有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