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会计实务-如何理解现金流量表公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admin

理解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首先要明白其核心是衡量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销售商品和服务获取的现金流入总额。这个概念对于企业现金流分析至关重要,它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公式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详细解析:

1. **主营业务收入*(1+税率)**:这里的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在报告期间内通过销售主要商品或提供核心服务所获得的收入。乘以(1+税率)是为了考虑增值税等税项对现金流的影响,确保计算的现金流量包括税金支出。

2. **其他业务收入**:除主营业务之外的收入来源,比如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等。这部分收入虽然可能不直接关联主要经营活动,但也是企业获取现金的重要渠道。

3. **(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这部分反映了企业通过应收票据结算的现金流入变化。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减去期末余额,表示期间内企业通过票据形式收到的现金,反映了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

4. **(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反映了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信用销售情况。期初余额减去期末余额,表示在报告期间内企业收回的应收账款现金,以及因销售活动增加的应收账款金额。

5. **(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预收账款是指企业已收取但尚未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款项。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表示报告期间内企业通过预收账款获得的现金流入。

6. **- 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是为了应对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风险。这一项的减去,表示企业在报告期间内对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进行了减值处理,这部分资金实际上未流入企业现金。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各项的加总,公式准确计算出了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所直接获得的现金流入总额,为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提供了清晰的量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