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
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主要有形状、颜色、光泽、硬度、解理、断口等。
1.形状:指矿物的外表形态。结晶体的大都呈规则的几何形状,非结晶体则呈不规则的形状。
2.颜色:指矿物新鲜表面呈现的颜色,取决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所含的杂质。按成色原因,有自色、他色、假色之分。
自色 是矿物固有的颜色,颜色较固定。一般分为浅色和深色二大类。含硅、铝、钙成分多的矿物,如石英、长石、方解石等,多呈白、灰白、淡红、淡黄等浅色;含铁、锰多的矿物,如黑云母、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等,多呈灰绿、褐绿、黑绿以至黑色等深色。
他色 是矿物混入了某些杂质所引起的,与矿物本身性质无关。他色不固定,随杂质的不同而异。
假色 是由于矿物内部的裂隙或表面的氧化膜对光的折射、散射所引起的。
3.光泽:指矿物表面呈现的光亮程度,是矿物表面反射率的表现,可分为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造岩矿物绝大多数属非金属光泽。由于矿物表面的性质或矿物集合体的集合方式不同,又会反映出各种不同特征的非金属光泽,如玻璃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土状光泽等。
4.硬度: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它对岩石的强度有明显影响。硬度是鉴定矿物的一个重要特征,通常是用两种矿物相刻划的方法来确定矿物的相对硬度。硬度对比的标准,从软到硬依次由下列十种矿物组成,称之为摩氏硬度计。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正长石 (7)石英 (8)黄玉 (9)刚玉 (10)金刚石
5.解理、断口: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裂开的光滑平面称为解理面。不具方向性的不规则破裂面,称为断口。按解理出现方向的数目,有一向解理(如云母等)、二向解理(如长石等)、三向解理(如方解石等)。根据解理出现的完全程度,可分为极完全解理(极易裂开成极薄片状,解理面大而完整,如云母)、完全解理(裂开成鳞片状、板状或块状,解理面平整光亮,如方解石)、不完全解理(裂开面只具有局部的光滑平面,如正长石)、无解理(裂开成贝壳状、参差状或锯齿状等不规则断口,如磷灰石)。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互相消长的。
此外,如滑石的滑腻感、方解石的遇盐酸起泡等,都可作为鉴别矿物的特征。
区别和认识各种矿物,可首先观察颜色,常见的深色矿物只有比较固定的几种。再按形状、光泽和硬度,缩小被鉴定的矿物范围。最后根据解理以及其他特征,综合定出矿物名称。有许多矿物,它们在形状、颜色、光泽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但每一种矿物总具有它自己的特点,鉴别矿物时应该注意利用这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