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审计重要性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admin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即审计重要性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审计重要性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一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审计重要性对检查风险的影响显著。以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为例,若账面金额小于20万元的错报漏报不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注册会计师只需关注并查出超过20万元的错报漏报。而如果重要性水平调整至10万元时,那么10至20万元之间的错报漏报仍然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这意味着注册会计师不仅需要查出超过20万元的错报漏报,还需查出10至20万元之间的错报漏报。由此可以看出,审计重要性与检查风险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

其次,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不变的情况下,审计风险和检查风险呈正比例关系。因此,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也存在反向关系。换言之,当审计重要性水平提高时,审计风险降低;反之,则审计风险增加。例如,同样10万元未查出的错报漏报,当重要性水平设定为20万元时,会计报表使用者可能认为这一错报漏报的未查出并未构成严重问题。然而,若重要性水平降低至10万元,则会计报表使用者可能会认为10万元错报漏报的未查出是一个需要追究注册会计师责任的问题。因此,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时的审计风险明显高于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时的审计风险。

综上所述,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反向关系,不仅体现在对检查风险的影响上,还体现在同一金额的未查出错报漏报在不同重要性水平下,对注册会计师所需承担的审计风险的差异上。这一关系对于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扩展资料

随着审计方法由详细审计转变为抽样审计,“审计重要性”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中运用越来越频繁。此文通过对审计重要性涵义的解释、对其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和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关系的论述、对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应如何判断审计重要性和分配重要性水平的分析,为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判断重要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