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琵琶演奏中,左手指法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捺、带、擞是常见的虚音手法,因其音量相对较弱,又被称为虚音。虚音与实音形成对比,丰富了乐曲的音量层次。以下是这三种左手指法的详细解读:
1. 捺,也称为“捺打”或“印”。演奏时,通过指关节的运动,手指尖轻击弦身,落在相品位上,发出轻微的声音。捺通常与前一音形成上行进行。
2. 带,又称“带起”或“带音”。演奏带时,右手弹出前一个音后,用左手指在相品位上向左内方或外方拨弦,随后离开弦身,带出一个较弱或稍强的音,与前音多为下行进行。带音还分为散音与按音两种情况,分别有不同的操作方法。
3. 捻,又称“搔”、“搬”等。演奏时,左手指按在相品位上,中指或名指在弦下摩擦发声,这是按音的捻奏法。若要捻空弦散音,可以选择左手食指、中指或名指中的任意一指进行。捻音多在同一条弦上进行。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左手指法,琵琶演奏者能够增加乐曲的音色丰富度,增强音乐表达力。在传统文曲中,这些技巧的应用尤其频繁,是琵琶演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