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世界里,每一件未知的物品都充满着乐趣,他们对陌生的东西产生着好奇,喜欢不断的进行 探索 ,在 探索 中寻找答案,满足自己成长的需求。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囊括了整个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我们国家虽然注重学科知识的培养,但是对于孩子的创造力培养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些新型的 科技 人才所占比重不大,正因如此,我们想要做出高品质的产品更是难上加难。21世纪对于孩子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学习成绩,也不是你知道什么,而是你能创造什么。 创造力是今天每一个孩子都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创造新知识,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
国家主席在两会中也在强调, 要培养孩子 健康 成熟的人格 。童年本就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年纪,然而教育小学化的安排,让父母开始担心起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于是就各种辅导班、辅导机构、课后习题等等,长此以往使孩子与“外面的世界”失去了联系,每天陪伴他的只有书本知识,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孩子在学习书本知识的时候,只会死记硬背,完全不能理解,没有经过自己的 探索 得到的答案孩子的记忆没有那么深刻。给孩子一个有意义的童年,让孩子能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在成长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
创造力即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发展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解决未来问题的思维能力 。创造力并不是凭空的想象和漫无目的的揣测,它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出问题、创造条件、解决问题的一种生存能力。创造力让我们具有创新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渗透。作为“过来人”我们都知道,很多开放性的问题不是只有一个答案,而我们往往会疏忽,以为找到一个答案就足够了,其实只要再仔细找找你会发现原来有很多解决方法,你也会在众多解决方法中找到一个更有价值的答案,深入探究这个答案,你会发现一个新的起点。
虽然我们能够发现这个问题,但回头想一想,我们小时候再寻找答案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只找到一个就停止了,而我们的孩子呢,他们在慢慢长大,会跟我们走一样的路嘛,会像我们一样碌碌无为吗?我像孩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他会拥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3-6岁是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高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创造性思维也逐渐下降,而当孩子在面临成长道路选择的过程中,于是就出现了分歧,如何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方向,家长在这些问题上一定要注意:
1. 集中精力做事情
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孩子对问题的 探索 和思考,当孩子对某一件事 情感 兴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去打扰孩子,让孩子尽情的沉醉其中。孩子精力越集中,创造力也就越强,可以让孩子玩一些感兴趣的事情,比如手工、折纸、AR互动等等。
在玩耍中提升注意力,在互动中进行思考,通过与AR沙盘的投影进行互动的过程,孩子还能提升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动手能力、观察力、操作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进一步为提升创造力做准备。
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要注重不去打扰孩子的思路,当孩子提出疑问尽量给孩子更多的引导,而不是直接将答案告诉孩子,当孩子遇到挫折,多去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并给孩子加油打气,使孩子重拾信心。
2. 为孩子想象力鼓掌
现代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 参与、互动、体验 ,同时也强调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半途而废,正因如此,在孩子面临问题的过程中,不应该放任不管,而是需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让他尽其所能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当孩子取得成就时,去给孩子加油喝彩,使成功成为孩子的一种荣耀感。
肯定孩子的想法,积极培养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做手工 游戏 ,比如捏彩泥,让孩子照着做成各种喜欢的形状,或者与孩子在沙盘来一场“创造力大赛”,进行美丽春天的装扮、制作出小人去攀登自己堆建出来的“珠穆朗玛峰”。当孩子具有了这样的 探索 精神,那么创造力也就出来了。
3. 向孩子发出提问
经常的向孩子发出提问,比如“你觉得这件事情怎么样、你觉得彩泥除了这样的玩法,还有其他的玩法吗?、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待的,然后你又有什么想法呢?”等等一连串的开放性问题,不断的去引导孩子思考,当孩子在沙盘进行手工 探索 的时候,我们可以静静地陪伴着孩子,当孩子出现停滞不前的时候,便可以对孩子发出提问。
在提问的过程中,使孩子小脑袋瓜不断的进行转动和思考,或许我们就某一个点的提问,就让孩子想到了好的解决方法,让孩子对于问题就有了新的突破,创造力往往就是在一瞬间产生的。
在孩子童年时期,给孩子营造一个有意义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利用周围的环境诱发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进行环境的 探索 ,并在 探索 中创造价值。我们随意说出的一句夸奖的话或许会让孩子受益一生,让孩子的一生都被童年的经历所治愈,而不是用一生去治愈那个不完整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