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职称通常指的是在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内部进行的职称评定。这种方式下,员工在所在单位申报,并通过单位组织的评审获得职称证书。这类职称证书通常条件较为宽松,评审要求不高。公有制职称的评审过程属于公有制体系。
另一种职称是非公有制职称,也称为社会化评审。非公有制职称是指在民营企业或私企工作的员工,通过单位提供的业绩材料并盖章,提交给相应的评委会进行评审,最终由职称办公室发放证书。这种职称证书属于非公有制职称,评审过程也属于非公有制体系。从严格意义上讲,非公有制职称的评审标准通常更高,认可度也更大。
公有制职称与非公有制职称的主要区别包括:评审条件的不同、评审组织的不同,以及使用效力的不同。例如,非公有制职称目前不能作为参加全国执业资格考试的条件。非公有制职称主要在非公有制单位使用,相当于一种“地方粮票”,在跨省使用时,具体能否被接受需要看当地主管部门的政策。目前,尚无将非公有制职称转换为公有制职称的途径,想要获得公有制职称,需要符合公有制职称的评审条件,并参加相应的评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