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实工厂建筑的消防设计与实际生产危险性是否匹配,检查消防审批文件,并实地考察产品与生产工艺。
2. 审查建筑布局是否未经许可更改,特别关注防火分区、消防通道、疏散途径和消防设施是否畅通或缺失。
3. 确保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正常且符合规范。检查灭火器设置,要求稳固、标识清晰,并符合高度标准。灭火器箱不应上锁。检查灭火器数量和配置是否合理,易燃区域需配备充足灭火器。
4. 遵守灭火器摆放距离要求,在可燃液体区域不超过15米,非可燃液体区域不超过23米。检查灭火器箱或悬挂式灭火器的安装高度。
5. 定期检查灭火器压力,确保在规定范围内。检查维护记录,注意不符合项,如缺少检查记录、灭火器未固定等。
6. 确认紧急逃生路线清晰,有标识,且通道畅通。检查紧急出口的应急灯和安全出口标志,确保易于识别和使用。
7. 紧急逃生门需自动关闭,使用合格防火材料,操作简便,宽度满足要求。检查第二紧急出口的设置,确保距离和方向符合规定。
8. 确认紧急集合点明确,并在逃生图上标明。保证每条逃生路线都能到达紧急集合点,周围无阻碍。
9. 检查消防警铃系统是否完善,楼层消防警铃是否正常工作,警铃按钮是否可用,确保高分贝区域有警铃声光提示。
10. 电器安全应符合规定,电线无破损,无乱拉现象,电箱盖关闭,下方无可燃物品。
11. 确认消防安全责任人的设立,每栋楼、每层楼都应有明确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且具备相应职责。
1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十二条,地方政府应负责监督检查消防工作责任制,相关部门应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整改火灾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