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俄语学院创新性地开设了乌克兰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深厚东斯拉夫语背景的国际化人才。这个本科学制为四年的专业特别注重与乌克兰国家的紧密联系,因为乌克兰语是该国的官方语言,且在独联体国家中具有重要地位。学生在入校后的前两年,将学习俄语,课程设置与俄语专业学生一致,以确保基础坚实。进入第三、四年,学生们将重点学习乌克兰语,并辅以俄语学习,同时还会接触到乌克兰历史、文学和社会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由乌方专家亲自授课,以保证教学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是乌克兰语专业首次在国内招收本科生,至今已有24名学生在读,他们将成为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人才。这些毕业生将精通俄语、乌克兰语和英语这三门外语,具备了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业务处理的双重能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在2007年进一步扩大了语种覆盖,于10月12日开设了乌克兰语专业,这是其当年新增的第五种非通用语种,使其成为国内增设非通用语种最多的高校。除了乌克兰语,上外还开设了希伯来语、越南语、瑞典语和荷兰语。同样,乌克兰语作为东斯拉夫语系的重要一员,被确立为本科四年的专业,为培养国际视野的乌克兰语专业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扩展资料
乌克兰语全球约有四千五百万人使用,北美洲也有少数使用者,属东斯拉夫语支。大约十四世纪时由古俄语分化出来,使用西里尔字母,共三十二个字母,其中有九个元音字母,二十一个辅音字母,一个音组字母,以及一个无音字母--软音符号,硬音符号以撇号(’) 带替。乌克兰现分西北方言、西南方言、东南方言及喀尔巴阡方言四种,标准语以东南方言区的基辅方言为基础,共有三十八音位,其中六个元音,三十二个辅音。乌克兰语词的分类大致同于俄语,但格比俄语多一个呼格,这是由古斯拉夫语遗留下来的。句法组合型式则为主语-谓语-宾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