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禾草白粉病病原菌

admin

禾白粉菌,学名Erysiphe graminis DC.,属于子囊菌亚门。其菌丝体在寄主体外生存,通过吸器插入寄主表皮细胞吸收养分。菌丝体为无色,产生直立的分生孢子梗,上生有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呈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在25-30微米×8-10微米之间。分生孢子的寿命短暂,仅3-4天内有侵染力。

闭囊壳为球形或扁球形,成熟后颜色变为黑褐色,无孔口,直径在135-180微米之间。闭囊壳外附有线状附属丝,不分支,无色,无隔膜,长度约为11-192微米。闭囊壳内包含子囊8-30个。子囊为长卵圆形,无色,内部可容纳4-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为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在20-33微米×10-13微米之间。

禾白粉菌的侵染过程始于分生孢子的释放。分生孢子通过风力、水流或动物活动传播至寄主表面。一旦接触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分生孢子开始萌发,形成吸器,穿透寄主表皮细胞壁,吸取养分。在适宜的条件下,菌丝体快速生长,形成新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这些分生孢子继续释放,形成循环感染,导致禾草白粉病的发生。

禾白粉菌的病原特性对禾草的生长和产量具有严重影响。通过深入理解禾白粉菌的生物学特征,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使用抗病品种等,以减少禾草白粉病的发生,保护禾草的健康生长。

扩展资料

白粉病是禾草常见的病害之一,是多年生草地利用年限缩短的一个诱因。该病可以为害多种禾本科牧草,其中早熟禾属、羊茅属、狗牙根、结缕草、小糠草受害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