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环是血液在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精细循环,起着物质交换的关键作用。正常情况下,其血流量与器官需求协调,以维持各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微循环的结构复杂,包括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形成三条主要血流通路:
迂回通路,血液缓慢流经真毛细血管网,这是营养交换的主要场所,真毛细血管网在静息时只有约20%开放,运动时会增多。
直捷通路,血流快速通过通血毛细血管返回心脏,主要用于维持循环速度。
动-静脉短路,参与体温调节,环境变化时会调整血流量。
微循环血流量受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平滑肌收缩与舒张影响。例如,交感神经兴奋会收缩微动脉,而体液因素如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等则调节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实现血流量的自我调节。
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主要通过扩散、吞饮和滤过-重吸收进行,其速率取决于血管壁的通透性。内皮细胞间的间隙允许小分子物质自由通过,而大分子物质则通过细胞吞饮作用进行转运。
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依赖于毛细血管内外的渗透压差,即有效滤过压。在动脉端,有效滤过压为正值,促进组织液生成;而在静脉端,有效滤过压为负值,组织液回流。大约90%的动脉端滤液在静脉端重吸收,剩余的10%形成淋巴液,进入淋巴系统回流。
总之,微循环在维持血液循环、物质交换和组织液动态平衡中起着核心作用,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全身健康。
扩展资料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