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正常肺部的影像学表现

admin

肺野

在X光胸片中,正常充气的肺部呈现为一均匀、半透明的区域,这一区域被称为肺野。正位胸片上,两侧肺野的透明度基本一致,且与肺内含气量成正比。为了描述病变部位,两侧肺野通常被划分为上、中、下野以及内、中、外带:

①横向划分为野,通过在第2、4肋骨前端下缘引一水平线,将每侧肺分为上、中、下三野;

②纵向划分为带,将两侧肺纵行分为三等分,即将肺分为内、中、外三代。

此外,第一肋骨圈外缘以内的部分称为肺尖区,锁骨以下至第2肋骨圈外缘以内的部分称为锁骨下区。

肺门

肺门影主要由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伴行支气管及肺静脉构成。在正位胸片上,肺门影位于两肺中野内带,左侧比右侧高1-2cm。两侧肺门可分上、下两部,右肺门上、下相交形成一钝角,称肺门角。

在侧位胸片上,两侧肺门影大部重叠,右肺门略偏前。肺门影表现似一尾部拖长的“逗号”,其前缘为上肺静脉干,后上缘左肺动脉弓,拖长的“逗号”尾部由两下肺动脉干构成。

肺纹理

在正常充气的肺野上,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肺纹理由肺动脉、肺静脉等组成,其中主要是肺动脉分支,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也参与肺纹理的形成。

肺叶和肺段

肺叶由叶间胸膜分隔而成,右肺包括上、中、下三个肺叶,左肺包括上、下两个肺叶。肺叶由2-5个肺段组成,每个肺段有单独的段支气管。

气管、支气管

气管在第5-6胸椎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气管分叉部分下壁形成隆突,分叉角为60°-85°。

CT表现

常规CT只能在各横轴位图像上分别观察各自显示的肺野和(或)肺门。

肺门

CT对两侧肺门结构的显示要优于胸片,尤其是增强CT检查。

叶间裂

由于叶间裂处实际是其两侧相邻肺叶的边缘部分,在常规5mm层厚CT图像上,叶裂边缘部的微细血管、支气管等结构已不能显示,所以在肺窗上表现为透明带。

肺叶、肺段和次级肺小叶

CT图像上能够明确肺叶并可大致判断肺段的位置,尤其是薄层高分辨力CT图像上能够显示次级肺小叶结构。

MRI表现

在常规MRI图像上,无论是肺野还是肺纹理的显示均远不及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