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用一个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什么叫“不学礼则不立,人无礼则不生”

admin

正确的说法是:不学礼则不立,人无礼则不生。

小的时候奶奶、姥姥经常教导小孩吃、穿、行、走、言要守规矩,吃饭不许出声音、不许吧唧嘴、筷子不许敲碗,穿衣不露肉、人前不整衣,出门言少、财不外漏、坐不抖腿,吃饭敬茶先长后幼等等基本的处事礼节。

那时候不懂什么是规矩,不知道为什么要规矩。随着年龄的推移,父母教会我,礼尚往来,尊师重道,开车时前面有人时不准按喇叭,说她上街骑自行车或者走路时,突然听到傍边有人按喇叭,会吓她一哆嗦,心脏狂跳,半天才能缓过来,其实行人知道知道后面有车,走的慢是因为正在寻找合适让路的位置,所以不需按喇叭提醒行人让路。

时过境迁,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经过社会的大熔炉磨砺之后慢慢懂得了什么是规矩,为什么要守规矩。

谦虚礼让是家族祖辈传下来的优良传统,从小教孩子礼让,让小朋友,让哥哥姐姐,让长辈,尊重老师等等。

扩展资料: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做什么事情,先学会做人! 《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如果一个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礼仪的人,那他也是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人。因为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不学礼,无以立”只有简单的六个字,却含义深刻。孔子说:“做人要有礼,没有礼,怎么来做人啊!”夫子的确是夫子,两千五百年前的老师就是这样教书育人,很是敬佩不已。礼是作为一个健全人所必须的素质,一个人如果连这一点也不能做好,尽管道貌岸然,也只是个有缺陷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学礼无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