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销售员面对同龄女客户怎么称ő

admin

到底应该如何称呼你的客户?

张哥、李姐?见人就叫哥的那是中介和保险业务员,你叫得出口么?

张工、李工?这倒是中规中矩,但是碰上姓吴或者姓朱的,怎么叫起来感觉有点怪?而且怎么感觉这么生疏呢?

张总、李总?私下叫着没事儿,公开场合当着领导这么叫别的员工试试?这可是真•坑客户。

张处、李主任?你是组织部的直接给人家封官?

靓颖、宇春?直呼其名显得亲热?你跟人家很熟么,关系没到位之前别乱叫。

张经理、李经理?中规中矩,没啥错。

张老板、李老板?这是广东人的叫法,别拿到北方来啊。

张老师、李老师?对年长而资深的专家,可以这么叫。

张博士、李教授?如果客户有这样的头衔,这么称呼准没错。

你希望别人如何称呼你?

你要给别人传递怎样的形象,必须要先给自己正名。何为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小赵、小陈?如果客户高层这么叫你,那还好,至少说明领导记得你的脸;如果客户基层这么叫你,那说明你在客户基层心里就是个跑腿的。

赵总、陈总?如果你是新人,而客户还这么叫你,要么说明客户比较有礼貌,要么说明你的公司实力很强,要么说明客户跟你有意保持了一点距离。建议在自己做大以前,千万别傻不愣登的答应客户对你X总的称呼,因为这说明客户只是在跟你客气客气。

赵经理、陈经理?这是中规中矩的称呼,前两次见面保持这种称呼没问题,见多了真的要尽快请客户改口直呼你的名字。

日天、冠希?如果跟客户熟悉到了直呼其名的时候,至少说明两人关系不错,甚至可能一起喝过酒,一起唱过歌。

赵老师、陈老师?我当甲方时的领导曾经对IBM的资深专家用过这样的称呼,因为资深专家真的是胸有丘壑,是靠本事挣出来客户的敬重。一般的新人销售捞不着这个称呼,除非是在其他领域有过五年以上经验,或者实打实的帮客户解决了问题了。

老赵、老陈?只有岁数很大的技术转销售,才能享受这个称呼;这个称呼至少不算陌生。

赵专家、陈顾问?这一般是我在第一次或者第二次见客户时候,客户这么称呼的。新人销售一般捞不着这个称呼,这里说的可不是投资专家、置业顾问啊,^_^。

做事先正名

光说理论没人听,先举几个例子。

1、过度谦虚到卑微

客户:王总,这个项目Blablabla……

销售:不敢当,您就叫我小王吧。

这个要看双方的身份地位是否对等:

如果面对的客户是个40+的资深人士,那么自谦称作「小王」,也合情合理,不掉价;

如果客户不过30上下,身处基层,那就千万别主动自降身价,自降身价的坏处是会让客户觉得你对自己没有信心;

这个时候要谦虚但不要过分就好,比如「不敢当,您还是叫我名字吧,这样我更自在」。

2、德不配位,名不副实

客户叫你X总的时候,刨除掉客气和礼貌的因素,潜意识希望你是一个有决策能力和调动资源能力的销售经理,说白了就是你有用,能做主。

需要你哪些方面有用?当然不是那个方面了,客户要的是你能控制价格、控制授权、控制供货、控制渠道、控制供货周期、控制实施质量;不管你年长与否、资深与否,在这个项目上只要你能代表你公司做主,你就当得起这一声X总!

你要是做不了主还大喇喇的装X总,那以后你在客户这边就差评了……

3、展示价值 增强自信

在与客户交往中,充满自信的展现自己的专业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其他可用价值,获得客户的认可,进一步增强自信;这样在你见到别的客户时,将会表现得更加挥洒自如,获得一个相对正面的称呼。

上周跟客户吃饭聊天时,因为我们是工程项目,所以我先提我的工程经验,然后再提到我的一级建造师认证,然后介绍我做过哪些项目,这个项目中智能工厂的整体愿景应该是什么样,这时候客户开始正视我了;

接下来闲聊,我提到自己接下来要去讲课,然后跟客户说其实以他的经验阅历也能分享很多,希望下次有机会请他当嘉宾;

客户建议说如果能有个公众号会更适合经营,于是我就把我的公众号后台给客户看了一下,然后把Markdown分享给他……

最后客户专门到车里拿了酒,大家边喝边聊,最后让我别那么见外,叫他X哥就好(之前我们一直有工作往来,但是没有机会深入交流)。这也是通过Show Value获得的认可,然后客户的认同直接体现在了称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