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专一性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绝对专一性,意味着一种酶仅催化一种特定化合物发生特定化学反应生成特定产物;相对专一性,即一种酶能够催化同一系列化合物的反应,但反应类型有所不同;立体异构专一性,则是酶能够区分底物的立体异构体,只催化其中一种发生反应。
根据酶的化学组成,酶可以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两种。结合酶中,辅助因子和酶蛋白各自承担重要功能:辅助因子稳定酶蛋白的空间结构,并在酶催化过程中传递电子或质子;在酶与底物结合时,辅助因子充当桥梁作用。而酶蛋白则决定了酶的专一性。
转氨基作用是指氨基酸转移酶催化下,氨基酸的x-氨基转移到a-酮酸的酮基上,生成新的x-氨基酸,而原来的a-氨基酸则转变为相应的a-氨基酸的过程。在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P)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例如,急性肝炎患者血清ALP活性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AST明显升高,通过检测这些酶的活性有助于诊断相应疾病。转氨酶的辅酶是维生素B6磷酸脂。
血糖的主要来源包括食物中的粮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的葡萄糖、肝糖原分解释入血液的葡萄糖以及糖异生生成释入血液的葡萄糖。去路主要是氧化分解供能,合成糖原和转变为其他物质。
氧化磷酸化是指电子传递链递氢、递电子释放能量的反应与ADP磷酸化偶联在一起的过程。甲状腺素和线粒体中的递氢递电子过程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体内CO2的生成方式是由有机酸脱羧基生成。ATP的生成方式有两种: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
脂肪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成为主要供能物质。脂肪酰COA在β-氧化过程中,需由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载体将脂肪酰基携带进入线粒体基质内,这一过程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四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