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已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IT的概念包含三个主要层次:硬件、软件和应用。
硬件层主要涉及数据的存储、处理和传输,包括主机和网络通信设备。软件层包括用于收集、存储、检索、分析、应用和评估信息的各种软件,如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商业管理软件以及工作流管理软件、辅助分析的DW/DM(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软件等。应用层指的是通过各种信息搜集、存储、检索、分析和应用,包括直接辅助决策的ERP、CRM、SCM等软件,以及利用其他决策分析模型或借助DW/DM等技术手段提高分析质量,辅助决策者作决策。
卡尔所提及的IT概念主要指的是硬件和软件这两层,强调的是技术本身而非流动的信息和人才技能。然而,将IT概念仅局限于硬件和软件,忽略了应用层面的重视,可能会导致对IT价值的片面理解。事实上,只有在信息得到有效应用时,IT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实现信息化的目标。
信息技术并非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在卡尔的论点中,他强调了技术的核心功能,即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他的逻辑论证严谨,得到了广泛认同,尤其是关于IT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讨论。然而,将IT概念扩展到商业软件,迈出了“危险”的一步,这引发了对IT本质的争论。
软件本身的特征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四个标准中的三个:稀缺性、不易复制性、不易替代性,但具备了有价值这一标准。然而,卡尔的论点却以“IT不再重要”为题,这一标题与内容存在矛盾,可能导致对IT价值的误解。
IT概念的界定需明确,避免混淆硬件、软件与应用的界限。在实际应用中,信息技术本身只是一种工具,其价值在于如何有效利用。企业客户与IT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博弈结果往往次优。政府或行业应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培训教育,提高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引进管理咨询公司和监理公司等,以促进IT业的健康发展。
信息技术的本质在于如何整合资源信息,实现“合理化”和“优化”配置。通过历史信息辅助做销售预测、采购计划、生产计划、配送计划和库存计划,并根据计划下达指令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滚动修正计划,是CIM(计算机集成制造)概念的核心观点之一。如果仅使用信息系统来解放某些岗位的工作,如统计报表等,而未将其用于辅助决策,信息系统的作用可能仅限于某些岗位的工作解放,同时也可能增加其他岗位的工作负担。
要构造核心竞争力,关键是整合能力,而不是IT本身。外显能力越少,越不容易被模仿,构成核心竞争力。在数据丰富的时代,知识贫乏的问题同样突出。因此,有效利用数据、提高分析能力,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扩展资料
IT精英是指在信息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卓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