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是价格范畴的核心概念,体现商品的二重性,严格遵循价值规律。工程造价具有两种解释。首先,从投资者或业主的角度看,工程造价是指计划建设某项工程时预期或实际发生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费用总和。包括固定资产的新建、改建、扩建、恢复工程及与之相连带的工程,整体或局部固定资产的恢复、迁移、补充、维修、装饰装修等。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价值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工程造价代表投资者对投资项目的预期效益进行决策,包括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投资活动的全部费用。非生产性建设项目的总造价等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而生产性建设项目总造价是固定资产投资与铺底流动资金投资之和。
其次,从承包商、供应商、设计市场供给主体的视角,工程造价是指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形成的工程承发包价格。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以工程、设备、技术等商品形式作为交易对象,通过招投标或其他交易方式,由供需双方在反复测算后形成最终市场价。交易对象可以是一个建设项目、一个单项工程或建设的某个阶段,例如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设计工作阶段、建设前期的土地开发工程、安装工程、装饰工程、配套设施工程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交易类型和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金来源多渠道,使建设项目细化和市场完善,工程造价种类和形式也日益增多。建筑产品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住宅作为商品被广泛接受,普通工业厂房、仓库、写字楼、公寓、商业设施等建筑产品一旦推向市场即成为真实商品流通。无论是通过购买、抵押、拍卖、租赁,还是企业兼并的形式,其性质相同。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含义通常被视为工程承发包价格,即建筑市场通过招标,投资者和建筑商共同认可的价格。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最大,是建筑市场交易的主要对象之一。设备采购过程形成的价格、土地使用权拍卖或设计招标等形成的承包合同价,也属于第二种含义的工程造价范畴。工程造价的两种解释,广义概念指的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而狭义概念则针对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这二种含义是造价员、注册造价师考试指导教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