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admin

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原文如下:

《伯牙鼓琴》先秦佚名。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注释:

1、鼓:弹奏。

2、听:倾听。

3、绝:断绝。

4、志在太山:心中想到高山。

5、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6、曰:说。

7、善哉: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妙啊或太棒里养劳了。善,好;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8、巍巍:高。

9、乎:语气词,相当于啊。

10、若:像……一样。

11、少选:一会儿,不久。

12、志在流水:心里想到河流。

13、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

14、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伯牙鼓琴》赏析:

1、文化底蕴:《伯牙鼓琴》是一首表现中国古代文人雅士情感和志趣的乐曲。它源自《吕氏春秋》一书,描述了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琴师伯牙与知音好友锺子期之间的动人故事。通过这首曲子,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真挚友情的珍视。

2、音乐特色:《伯牙鼓琴》的旋律优美动人,情感丰富。在音乐表现上,它充分运用了古琴的演奏技巧,如滑音、拨弦等,营造出一种悠扬、典雅的氛围。同时,这首曲子还通过音乐表达了伯牙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

3、艺术价值:《伯牙鼓琴》不仅在音乐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的重要灵感来源。它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内涵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从古至今,许多画家、诗人等都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

4、社会意义:《伯牙鼓琴》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它强调了真挚友情的重要性,赞美了知音难觅的人生感慨。同时,这首曲子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和谐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