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审计环境与审计目标;
审计假设;
审计基本概念体系;
审计动因理论。
以上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介绍如下:
审计环境:是指能够影响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审计环境分为四类环境,分别是:
政治环境;
法律环境;
经济环境;
社会环境;
审计组织环境。
审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作用:可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审计假设:是指根据已获得的审计经验和已知的事实,并以已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审计事物所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
审计假设性质是:
在本质上是普遍性的,是推导其他审计命题的基础;
判断审计假设能否成立的唯一标准是审计实践;
审计假设随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审计基本概念体系:是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指导审计实践的路标。
审计基本概念体系包含三个准则:
一般准则;
外勤工作准则;
报告准则。
审计动因理论:是指研究审计动因的理论,审计动因是审计产生、存在、发展的原因以及动力。
目前主要理论是:
受托责任论以及代理理论;
多因素决定论;
信息论;
经济监督论;
公司管理论;
职业化需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