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议规范和扩展表外信息披露的范围
1. 企业外部环境方面的信息:
(1)所在行业信息,包括行业前景,行业中产品的平均获利率,主要竞争对手,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或竞争优势,行业中相关核心技术的生命周期或更新速度以及本企业在该方面所处的位置。
(2)企业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保持率,核心产品获利率和获利水平,产品营销网络等。
(3)顾客信息,包括顾客对产品及售后服务的满意度,顾客忠诚度,顾客对企业声誉与形象的认可等。
(4)企业社会形象信息,包括企业年创利税额,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等。
2.企业内部资源信息:企业无形资产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由前两者衍生出的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信息。
(二)设计并运用非财务评价指标以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评价体系
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不仅应包括企业经营绩效和财务状况的信息,还应包括诸如有关企业背景和未来预测的信息。企业背景信息包括企业所在行业、业务经营范围、实际治理效果、企业核心技术及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治理结构、主要股东和债权人、主要竞争对手、企业近期与远期目标、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企业经营理念等。前瞻性信息包括:企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重大投资计划、重大技术进步、经营环境的预计变化等。
针对企业的变化,可以考虑采用以下非财务评价指标作为财务评价指标的补充: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战略目标,如公司重组和管理层交接;公司潜在发展能力,如员工满意度和保持力,员工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团队精神,管理有效性;创新能力,如研发投资及其成果、新产品开发能力;核心技术;市场份额;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
(三)设计相应的财务或非财务指标,加强对企业无形资产、人力资本和相关能力的分析与评价
1.对无形资产信息的分析与评价
(1)非货币计量指标。企业商誉包括自创商誉的价值;产品品牌价值;拥有的专利权及非专利技术的价值;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企业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及营销网络优势等。
(2)货币计量指标
无形资产价值总额。它等于企业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及其它无形资产的价值之和。该指标可用来评价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价值或者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潜在的收益。
2.对人力资源信息的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分析以下人力资源方面的内容实现对企业的评价与预测。
(1)非量化的指标。企业员工的年龄结构、教育背景及员工素质,员工拥有的专门技能,员工满意度和保持力,员工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团队精神,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及管理有效性等。
(2)量化的指标
企业研发人员的数量及研发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重。
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
人力资本投资的投入产出比率。
在分析企业人力资本信息时,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过去3—5年或更多年份企业职员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高级工程人员以及研发人员的流动性及变更情况,人员满意度或保持度、职工学习或接受培训的机会,评价企业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及培养人才方面的能力,并评价企业对人才的重视。
3.由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信息衍生出的企业创新能力的分析与评价
创新能力是指企业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的能力。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成为好多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制胜的法宝,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于创新能力方面的指标包括创新产品利润率、研发费用投入产出率、技术装备水平、研发人员比重、新产品的研发能力,这些指标突出了知识经济的特点,体现了对企业分析评价的新要求。
(四)分析反映企业较长一段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信息,并结合企业所在行业及产品市场信息,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评价与预测。
我国有些企业比如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后业绩变化比较大,对这类企业,其信息使用者比如外部投资者在分析企业的业绩或成长潜力时,应该深入了解企业的背景信息,比如企业所在行业状况、企业上市前3—5年的经营情况、上市前有无兼并行为或资产重组行为等,尤其应关注的是企业上市前3—5年的财报业绩有无明显的异常;对企业发展潜力的预测则包括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管理有效性、人力资源优势、所在行业前景等。但是也有些与“上市”无关的企业,在企业不同的发展时期,业绩与财务状况也有较大的变化,比如四川长虹1999年每股收益2.07元,而2001年主营业务亏损,每股收益仅0.01元。因此,企业能否持续经营并不断发展,只考察一定时点或很短时间内的业绩,并不足以反映其发展潜力。对企业的分析与评价,应追溯到在此之前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在考察企业整个过去的发展动态的基础上,预测企业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在这方面已用到的财务指标有: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无形资产投资增长率、人力资本投资增长率等,以上指标也可以进行多期比较,也可以计算3年—5年的平均增长率等。
(五)对企业经营绩效和发展前景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发展潜力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时,把有关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以及有关企业有形资产和知识资产资料等进行有机结合,既可以避免对企业评价有失偏颇,又从整体上对企业的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外部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传统的财务综合评价方法,如杜邦法等,只涉及财务指标,不适应现代企业绩效评价的要求,无法对非财务因素进行有效的计量与评价。如何将定性指标纳入企业财务评价体系,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全面的评价,也是当今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比如我国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颁布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等文件,在原来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8个指标,专门对影响绩效评价的非计量因素进行定性分析;还有企业绩效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分析方法,对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动态指标是指内部收益率,静态指标是指投资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