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渭河指的是:指的是在陕西咸阳交汇的渭河。
咸阳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中部,既在九竣诸山以南,又在渭水以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咸阳古渡”即古代咸阳的渭河渡口,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渭水流经咸阳城区南侧,水势舒缓,自古中原穿越关中往来于西北西南,均由此处渡渭,咸阳便成为西出阳关,北上萧关,东至长安,直抵中原的交通枢纽,历为秦中第一大渡。经周、秦、汉、唐二千多年,古渡与历代所建木桥、石桥互为映衬,互为补充,相伴而生。特别是汉唐时期古渡实为“丝绸之路”上的桥头堡。千年岁月,沧海桑田,到了明代,以前的渡口早已消失。明嘉靖年间,在咸阳城东南重建渡口,当时石砌护堤,构筑码头,既有帆船点点,又有舟作浮桥,冬春过桥,夏秋行舟,人来车往,一片繁忙景象。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德国人在清代拍的咸阳古渡照片,其景象正如以上所述。
“咸阳古渡”不仅日夜车马喧闹,渡业繁荣,且垂柳夹岸,景色宜人。有文赞曰:“往来名利之客络绎不绝,沽舟泛泛,渔艇悠悠。黑鳗赤鲤,浮沉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烟波之上。樵士羊肠而往,牧童牛背而归。歌喧斗草,曲唱采莲。助诗家无限精神,是为一景。”清人朱集义在《渭阳古渡》诗中写道:“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江上太公何处去,烟波依旧汉时秋。”咸阳古渡历经千年,昔日渡口风光早已不再。建国以来,市区的渭河上相继建起了咸阳桥、秦都桥、渭城桥等四座现代化公路大桥以及数座铁路、高速公路大桥,古渡踪影已经难觅。作为中国文明古都,如今来咸阳的游客还常常要寻访古渡遗迹,抒发怀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