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主要源自铁芯的结构与材料特性,具体包括磁路长度、铁芯截面及导磁率等因素。角差与铁芯的导磁率及截面积、二次线圈的匝数的平方成反比,同时与磁路长度和二次线圈阻抗成正比。增大铁心截面,缩短磁路长度,可以减少每个电流互感器的负载,使之成为整个负载的一半。
适当增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在现场运行时选择较大的变比互感器,并增加线圈匝数,可以有效减少误差。增减铁心截面或线圈安匝将相应增大或减小饱和倍数,在提高比差和角差的同时,必须注意饱和倍数的变化。限制二次负载的影响,通常通过增加连接导线的有效截面来实现,同时考虑二次负载功率因数角和铁芯损耗角的影响。
引起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外界条件包括一次电流、电源频率、二次负载阻抗(包括接触电阻)、铁芯剩磁、外界磁场以及温湿度等,这些因素同样会影响饱和倍数。减小误差的方法主要是减少励磁电流,提高其准确性。采用高导磁率材料制作铁芯,因其磁性能不仅影响比差和角差,还可以通过使用较大截面的电缆或多芯并联,降低二次负载阻抗值。
将两个相同型号、变比的电流互感器串联使用,也能有效减少误差。在实际操作中,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增加线圈匝数、增大铁心截面、缩短磁路长度,以及限制二次负载阻抗,都能帮助减少电流互感器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