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模式主要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参与型两大类。市场主导型模式中,体育产业的发展动力源自市场主体对商业利润的追求以及市场竞争产生的压力和推动力。美国的“俱乐部+中介机构”模式是其典型代表,该模式拥有完善的俱乐部体制、职业联盟体制以及发达的体育中介机构。英国的“消费群+市场体系”模式则是另一个例子,其国民消费传统和完整的体育市场体系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府参与型模式是在市场主导型模式之外的一种选择。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当市场调控效果不明显或政府预见到市场可能无法有效发挥作用时,政府会采取措施对体育经济进行宏观干预。政府设定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并通过多种手段引导、调控和规范体育市场主体的组建与运作。法国通过宏观政策支持体育经济发展,日本则实施梯度发展战略,这些都是政府参与型模式的具体实践。
市场主导型和政府参与型模式各有优缺点。市场主导型模式强调市场力量的作用,能够促进创新和竞争,但同时也可能产生不公平竞争、资源浪费等问题。政府参与型模式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市场的不足,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但也可能面临政策变动、干预过头等问题。因此,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体育经济发展的关键。
在实践中,很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结合市场主导型和政府参与型的混合模式,力求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这种混合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市场的活力和政府的调控能力,为体育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扩展资料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功能与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指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众体育和职业体育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如,在美国体育产业总值超过千亿;在其他欧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产值达到上百亿美元;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也迅猛发展,被誉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体育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