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随着大量中青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老龄化和空巢化特征越来越突出。相应地,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日益旺盛。如何增加农村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乡镇敬老院作为政府组织的公益性机构,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一方面,乡镇养老院不仅有大量空置床位,而且有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乡镇敬老院目前承担着政府“托底线”的职能,主要负责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集中支持,同时也有责任满足社会老年人的需求。
优惠待遇与包容性功能相结合,不仅符合乡镇养老院的发展方向,也符合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乡镇敬老院的功能应重新定位为综合性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优先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养老需求,兼顾社会老年人的需求,以“医养结合”的社会化运作方式运作。现阶段促进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全面提高的关键是把乡镇敬老院转变为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为了充分发挥该服务中心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它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首先,服务范围可以扩大到该地区的所有老年人。第二,在加大对老年人的支持力度,确保需要迁入的贫困人口集中支持的基础上,重点为农村“低收入”需要服务的老年人、已申请利卡的贫困人口中的残疾和半残疾老年人、空巢老人、丧失独立能力的老人和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第三是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生活护理、医疗保健、精神安慰、体育和健身。第四,它负责指导其管辖范围内的家庭护理、日托中心、幸福之家和其他护理服务的工作。五是承办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并协助民政和老龄部门调查和掌握农村老年人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