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讲解并不是单纯动口就可以圆满完成的,必须用态势语言来辅助导游讲解,如果把站姿、眼神、表情、手势处理的恰到好处,就会增加讲解的效果和魅力。
1、站姿
站姿显示风度。讲解时,要挺胸立腰,端正庄重。在车上,要站立讲解,面向游客,可适当倚靠。实地导游,一般不要边走边讲,讲解时停止行走。上身要稳,不可摇摆,烦躁不安。
2、目光
导游讲解是导游员与游客之间一种面对面的互动,可以进行“视觉交往”。
一是目光的连接。目光要与游客接触,不可低头或翻着眼睛讲。但也不要死盯着一个人讲。
二是目光的移动。讲解讲一个景物时,首先用目光把游客的目光引过去,然后再收回目光,继续投向游客。
三是目光的分配。目光要注意统摄全部听讲游客。
四是眼球转动。视线转移,面孔应同时转移,不能只是眼球转动。头不转只有眼球转动令人生厌。
3、表情
目光是表情的一个方面,这里主要讲解具体表情。
一是要有灵敏感。面部表情随着讲解内容变化而变化,比较迅速敏捷地反映内心情感。二是要有鲜明感。内容明快、沉重、快乐、愤怒,都要有表情。三是要有真实感。表情要真诚,不要虚情假意,故做姿态会引起反感。
四是要有分寸感。要掌握好度,既不要缺乏表情,又不能有过分夸张的表演,矫揉造作。4、手势
情感手势:表现情感的形象化、具体化手势。指示手势:指示具体讲解对象。象形手势:模拟物体大小、形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