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应届生的简历过于苍白,应该编造简历吗

admin

编造简历就是“造假”,若被企业得知,可能会列为“黑名单”,还会被企业“解除劳动合同”,造成企业重大损失者,还可能被企业追责,甚至是负法律责任。

不管我们给自己找多少个借口,造假就是造假,与是否在简历上造假无关。对企业来说,企业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的,应届生虽然没有工作经验,但可塑性强、工作积极性高,很多企业喜欢招聘这类人才,企业看重的就是“应届生的空白”,本来“无工作经历”是自己的优势,但自己却使用“造假”手段,硬生生的变成了劣势,如果自己真的拥有与“华丽简历”相匹配的工作经历,那自己还是应届生么?

写简历可以适当的修饰,但这与造假不同,造假是凭空捏造,而修饰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表述,简历修饰可以让求职者的优点显得更加突出,但造假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应届生本身没有太丰富的职场经历,在学校经历的那些事,只要企业想查,就没有查不到的。很多企业之所以招聘应届生,除了政策原因之外,主要看的是资质和潜力,之后才是能力,而简历上描绘的大多数内容,都是在突出“能力”,但企业招聘应届生实际上与能力无关,关注的重点是资质和潜力,客观描述自我即可,又何必去造假呢?

很多应届生把职场面试看得太简单了,简历虽然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各方面能力,但这只是“敲门砖”,真正需要重视的是“面试”,如果简历写的过于华丽,那些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面试官和HR们,几乎可以一眼就判定出求职者是否在说谎,如果被面试官发现求职者的简历造假,虚报工作经验和工作经历,就会被直接pass掉。如果入职之后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被辞退都是最轻的惩罚,如果造成了重大损失,可能还需要对企业进行赔偿,这包括企业实际损失、发放薪资等,过往的案例里,有因为“简历造假而被企业起诉索要已发放薪资”的案例,简历造假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自己的职场生涯有可能因此被葬送。

结语:作为应届生,“简历空白”很正常,经过1~2年的锻炼,会逐渐的积累出“真正”的工作经历,企业招聘员工时,虽然希望求职者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如果选择招聘应届生,看中的肯定不是“工作经验”,而是应届生的资质和潜力,虽然简历造假可以让自己获得一些工作机会,但工作经验都是靠实战得来的,虽然自己可以编造一份完美的简历,但参加工作之后呢?空有“讲故事”的文采,却无法成为故事的“主角”,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