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年度工作重点与目标,档案馆秉持“对历史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师生负责”的宗旨,致力于档案的收集与利用,强化校史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档案的育人、服务与文化传承作用。具体工作如下:
一、加强制度化建设与档案收集范围的拓展
完成《档案馆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编写,修订或新制定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全校档案归档指导,调整归档范围,全年接收各类档案32436卷,加大电子、声像、实物和人物档案的收集力度,如本科生毕业合影照片、实物档案与征集到的珍贵史物,优化馆藏结构。
二、整合开发档案资源,增强服务能力
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增设档案查、借阅服务大厅,提供自动查询终端与业务指示牌,更新档案馆主页内容,及时修缮设施,为师生提供良好服务环境。推出档案利用预约服务,扩大在线搜索功能,方便师生办理流程,全年接待查档8500余人次。通过多种形式的立卷指导,提高档案立卷归档工作水平。
三、完善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
编制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加强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提供校内查询与在线检索功能,新增合校前档案目录数据库,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尝试构建档案管理网络平台,实现电子档案实时接收与管理,增强收集渠道与利用效率。
四、校史馆与科技馆的管理与服务
成立办公室,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培训讲解员,向校内师生开放,完成新生参观任务,全年接待近万人次。接待各类团体交流,发挥展示学校发展、加强校际交流与促进对外合作的作用。
五、校史研究与文化传播
制作纪念专集与编辑画册、书籍,收集学校历史上的“第一”与科研领域的“首创”,举办3D电子校史馆设计,传播校史文化,表达师生对先辈的敬意与怀念。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
收集、征集力度与深度开发不够,档案库房布局与智能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档案文化建设意识不强。今后应拓展收集渠道,加强资源深度开发与共享平台建设,强化档案文化建设,实现档案文化的全面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