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探索农民科技培训新途径,创建技术服务新机制,培养新型农民,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村,今年我市申报中央三部委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成功。实施此项目有助于农业发展,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增效增收。接下来就项目实施提出几点意见。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培训。
围绕水稻、小麦生产,以骨干农民为重点,构建示范体系。选择20名骨干农户进行重点培训,组织全市农技人员深入一线,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骨干农民进行全程指导,通过培训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农民,实现市镇两级农技人员挂户20名骨干农民,带动200名农民,推广新技术,构建服务长效机制。
培训内容围绕优质水稻、中弱筋小麦,涵盖技术、营销、法律、创业等,确保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精心组织,狠抓措施。
建立组织体系,确保项目实施。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宣传、协调、资金筹措、监督。各镇成立工作班子,分管领导负责,农技人员具体实施,明确职责,分解任务,确保项目顺利。
建立培训体系,市级讲师团负责培训骨干农民,镇级讲师团负责一般农民培训和巡回指导,成立教学班,明确班主任,组织培训和指导,确保培训效果。
三、创新形式,提高效果。
采用“五个一”培训模式,发放培训资料,建立农民科技书屋,实施创业培植工程,采取多种培训方式,确保培训全面、有效。
四、明确责任,加强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档案,评价考核制度,学员考试、考核和发证制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同志们,以项目实施为契机,整合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我市农业综合能力,为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