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师德师风建设现实表现

admin

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内容、方法及评价方式

1. 师德建设的意义

(1)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需要。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的首要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2)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3)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以德治国的需要。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干地位。

(4) 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加强师德建设,帮助教师划清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原则界限,坚定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信心和决心。

2. 师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1) 确立职业理想:处理好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正确对待工作的苦与乐。

(2) 强化职业责任:引导教师将职业责任的认同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坚持对家长、社会、教师集体负责。

(3) 严守职业纪律:强化政治纪律观念,提高教师廉洁从教的自觉性。

(4) 优化职业作风:积极倡导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学术风气,培育教师集体中的互助风格。

(5) 提高职业技能:努力提高职业技能,不仅是教育事业本身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3. 师德建设的基本方法

(1) 主题教育活动与多种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群众性的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是推进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2) 导向和践行相结合:引导教师从法律、理论、政策上正确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倡导和发扬奉献精神。

(3) 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引导教师分清是非,挡住诱惑,充分发挥舆论的先导作用。

(4) 个体师德建设与群体师德建设相结合:通过创建文明组室、新风班组、示范岗位等多种形式,把教师个体凝聚起来,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发教师群体的育德功能。

(5) 他律约束与自律引导相结合:通过组织教师集体制定师德规范、教学过程中各重要环节上的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强有力的宣传、评比,使之深入人心,发挥约束作用。

4. 师德评价的主要方式

(1) 自我评价:通过师德水准分类自测、师德表现自我鉴定、师德形象自我剖析等形式进行的评价。

(2) 集体评价:以学科、年级或部门为单位,通过寻找闪光点、推荐最佳园丁、评选师德标兵等方式进行的相互评价。

(3) 组织测评:由学校党政工抽调专门人员对每位教师道德行为的优劣、道德境界的高低、道德观念的是非等问题所作的全面分析和客观鉴定。

(4) 社会评价:通过向家长或社区教育行政部门、地区街道有关部门发出师德联系卡、征询表或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征求社会群众对教师师德现状的意见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