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PCR的基本原理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类似于ELISA的免疫反应,第二部分则是PCR检测。首先,待测抗原(如BSA)被包被在微滴板孔上,接着加入特异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这个复合物通过蛋白A-链亲合素系统的结合,将生物素化的pUC19质粒DNA间接吸附在固相上。在第二步中,固相上的pUC19质粒DNA在PCR的作用下,可在几小时内扩增数百万倍,PCR产物的数量与抗原的浓度成正比。
PCR检测涉及五个关键成分:①待测抗原,可以是抗原或抗体;②生物素标记的抗体,确保特异性;③亲和素作为连接分子,将抗体与DNA连接;④生物素化的DNA作为指示分子;⑤PCR扩增系统,包括引物、缓冲液和耐热DNA聚合酶。对于吸附性差的抗原,可能需要改进免疫PCR方法以适应检测。为了提高精确性和敏感性,一些方法使用专用的固相板或微孔板进行PCR扩增,而链亲合素作为连接分子的免疫PCR方法,如Hong Zhou等的研究,通过游离方式结合,增加了重复性和敏感性。
在DNA生物素化过程中,需要保证DNA的纯度和均一性,避免非特异性结合。PCR扩增系统的选择要根据实验条件,而微量板的使用要求配套的PCR仪。PCR产物通过凝胶电泳检测,通过光密度对比标准品得出待测抗原的量。
扩展资料
免疫PCR (Immuno PCR, Im-PCR) 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PCR扩增反应的极高灵敏性而建立的一种微量抗原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