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学习一段时间的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技术进步来判断钢琴教师的教学水平。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手型、弹奏技术、音乐感觉上有所提升。通常,在一年内,小汤普森可以学完,大汤普森能弹到第二册或第三册,拜厄即将结束,小巴赫、哈家也有所涉及。更深层次的教学,则应涵盖基本练习(如不同音阶、琶音等)、练习曲、复调作品、乐曲和奏鸣曲。
真正专业的教师在生活和专业上都相当严谨。他们对待专业非常认真,不会出现上课不认真、随意串课、停课、生活状态浮躁、精力不放在专业学习上、技术要求朝令夕改、自相矛盾等问题。教学严谨的教师,在管理上也是严格的。严格的管理,一方面保证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起到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一个真正的钢琴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对演奏过的或将要弹奏的作品片断进行合理、流畅且具有音乐性的示范。如果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进行示范,或者对于简单的作品可以示范,但对于难的作品只是说说而已,这说明了问题所在。
选择有工作单位的专业教师是明智之举。因为专业院校、大学、附中对其教师的认可度非常高,专业达不到一定程度根本不可能在其任职。因此,选择有公职的专业教师,他们的职业资格及任教水平都是有一定的保证。
学生在学琴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无论出现什么问题,教师都有一定的责任。优秀的教师会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可以教好。而把责任推给学生、家长,或者解决不了问题就说钢琴难学或学生先天存在问题等理由的教师,不能算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好教师。家长和学生也不要认为满嘴的专业术语就是有学问,真正的专家可以把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用非常简单的话来解释明白。
聘请学生家教是广受家长喜爱的一种形式。因为他们可以上门授课,价格适中,相对钢琴城和培训班而言,对老师的选择性更大,同时可以实现一对一教学,更好地照顾到孩子的个性和特点。音乐院校的学生对乐器的掌握一般都是所谓的“童子功”,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和研究生,单从技艺方面来讲,并不一定亚于某些专业教师,是完全有能力胜任少儿音乐教师一职的。然而,挑选学生家教这一环节往往是很多家长最难把握的。无论是通过网络还是别人介绍,家长都应该慎重地考察老师的各方面情况。
专业的钢琴老师通常都在各大音乐院校或各大高校的艺术学院、艺术系就职。少部分钢琴老师属于自由职业者或就职于琴行,或有自己的工作室。如果你身处大城市,经济条件允许,建议在高校中物色钢琴教师。高校的钢琴教师有扎实的技术功底,良好的艺术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除了让孩子有技术的进步,还能在音乐道路上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当然,费用相对较高。大型的教育连锁机构必定有其独特的经营方式及充足的人才储备,且大型机构对于入职教师的资历审核也比较严格。
然而,并不是只要是大型机构的教师就一定合格。近年来,大量琴童的涌现给钢琴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因此,为了招生,某些大型教育机构招聘的老师并不一定来自专业院校。因此,在选择之前最好先弄清楚老师的情况,比如毕业院校、该老师的教学成果、拿过哪些奖项等。此外,要了解这些机构是否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是否有自己的教学体系,是否有严格的教学质量把控,管理是否规范。
一些家长认为,年龄大一些的老教师是首选。当然,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见过各种“疑难杂症”,比年轻教师有更多的“临床经验”。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认为老教师一定就是好教师。也有一些老教师思维固化,不肯开拓创新,也不接受新事物,太过严肃认真缺乏和孩子的互动,使课堂气氛过于紧张死板。
如果孩子已经到了高级演奏阶段,老教师由于自身原因,很多段落不能亲自示范,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年轻的教师虽然充满活力,但在教学经验上又有所欠缺。因此,在选择教师的环节,不妨也让孩子参与进来。有的孩子见到男老师就大哭,有的孩子又喜欢男老师上课,有的孩子太内向,和活泼的老师也许有更多话聊。不论男女老幼,得到孩子认可的老师,今后的教学计划也容易施行。
好的老师不仅让孩子增长演奏技术,更能开启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的艺术鉴赏力,懂得辨别真伪优劣。钢琴课的内容,不仅仅是演奏技术的讲解,还包括音乐历史知识及各个时期音乐家的风格把握等。然而,很多教师只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很少在课上讲解甚至完全没有讲解,这就导致了人们误以为技术过关、手指灵活、弹得完整就是尽善尽美的演奏。
钢琴演奏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除了要把乐谱上作曲家的意思准确无误地传递给聆听者,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领悟与再创造。这就是所谓的共性之中包含的个性。好的老师要尽力引导挖掘每个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调动学生的感官细胞,让手指奏出的每一个音符都灵动优美富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