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调节心理状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训练、生活态度和性格塑造。修炼一词更能体现射击动作的精细和心理层面的深度。
2. 比赛时的心理状态与平时训练紧密相关。在高压环境下,运动员需要额外精力保持专注,但情绪和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感知能力。
3. 为了保持最佳状态,射击运动员需学会“打一发忘一发”,达到一种超然忘我的境界。心理和瑜伽课程都强调活在当下,专注于呼吸,这在射击中同样适用。
4. 运动员应专注于个人的关键动作点,如卧射时的左臂力量和自然指向。例如,我集中精力在这些要点上,以保证射击效果。
5. 然而,在实际比赛中,仅关注这些点可能会导致节奏不均和动作不一致。因此,运动员需要将注意力逐渐扩展到全身,保持感觉的连贯性。
6. 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的精力会逐渐前移,集中在靶子上,有时会忽视自身的动作。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动作执行上,实现人枪合一的状态。
7. 优秀射击运动员如朱启南,在完全进入状态时,甚至会忘记比赛结果,表现出极度的专注和沉浸。
8. 达到这种状态的运动员,会在比赛中享受到执行理想动作并取得满意结果的过程。他们通常不关心具体的得分,但能感觉到射击效果的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