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建立,实质上是一种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要增强文化自信,我们需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进行理性审视,并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保持包容和借鉴的态度。
首先,我们必须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进行理性审视。文化自信的根基在于正确对待自身的文化,这包括对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尊重与自豪,以及对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和内在价值进行科学判断,简而言之,即:尊重而不轻视,不自大,善于整理和传承。
其次,我们要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各国文明成果保持包容和借鉴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采取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是文化自信的另一种体现。中华文化的持久生命力,不仅源于其内在本质,还在于其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兼收并蓄的传统,这正是其独特的自信气度。
文化自觉,则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和觉醒。要提高文化自觉,我们需要深度认同文化的意义、地位和作用,并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承担责任。
首先,我们要深度认同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文化不仅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和情感表达,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文化以无形的力量深刻影响有形的世界,其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永恒不变。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广泛和深刻,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应当认识到,文化不仅拥有震撼心灵、满足需求的精神力量,还具备引领社会健康发展、激发民族创造活力的物质力量。一个国家的兴盛强大、一个民族的传承延续、社会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文化。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试图用其文化“一统天下”的背景下,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和十三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如果不能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当代先进文化,不能形成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基础的文化软实力,那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能是一句空话。
其次,我们要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承担责任。文化自觉不仅是内在意识上的觉悟,更应当是实际行动上的责任担当。文化的长期发展需要不断的建设、积累和积淀。因此,我们对文化的责任担当自然包括对文化建设的参与,对文化发展的推动,对文化进步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