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理论的历史长河中,玛丽·帕克·福列特犹如连接泰罗的《旧约》与梅奥的《新约》的桥梁。泰罗主张理性与秩序,却忽视了人类情感;梅奥强调士气与情感,却可能导致混乱。福列特则以逻辑哲学为手段,构建了理想主义的理论框架,其核心假设既非经济人,也非社会人,而是“集体人”,其中“联系”是不可或缺的纽带,贯穿于她所有的作品中。
福列特的“集体人”理念影响深远,不仅启发了管理学大师如林德尔·厄威克和彼德·德鲁克,他们从她的理论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管理学。作为政治哲学家,福列特倡导公民通过参与社区组织实现民主,她的参与式民主理论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和罗伯特·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提供了启示。她的理论与19世纪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一脉相承,强调非政府组织在民主中的作用,尤其是它们在内部合作和外部影响方面的功能。
福列特的实际行动,如“学校中心”项目,展示了她理论的实践性,通过社区活动培养联系与合作,有助于公共精神的培育。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与福列特的“融合统一”思想相呼应,强调社会组织的内在力量和信任在促进合作和稳定政治秩序中的作用。社会关系网络,无论是横向的草根联系还是纵向的官僚关系,都影响着民主与寡头政治的走向。福列特提倡的横向网络和交叉组织体制,与社会资本理论在理念上高度契合,后者是对她合作组织理念的当代发展。
扩展资料
玛丽·帕克·福列特(Mary Parker Follett,1868—1933) 是一位消瘦、秀气、气质非凡、魅力超群,却又一辈子未婚的传奇女性。她不仅是一位波士顿上层社会的社交名流,而且是一位具有重大建树的一流学者,她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哲学方面都有着极高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