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中国志愿者服务的发展历程及国际潮流趋势如何

admin

志愿服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西方,起源于宗教性慈善活动,至今已有超过100年的历程。北京大学志愿服务和福利研究中心,我国首个专门研究与培训志愿服务的机构,由丁元竹主任介绍,中国早期的志愿者源自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1979年,这批志愿者首次在中国偏远地区从事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等领域的服务。

20世纪80年代中期,民政部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以天津和平区新兴街的社区服务为例,标志着这一阶段的兴起。90年代初,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进一步壮大了社区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的力量,成为国内最主要的志愿队伍。志愿者在各地有不同的称呼,北方通常称为志愿者,南方则称其为义工,如香港和台湾地区。台湾甚至设有专门的“义工法”,尽管有些人区分志愿者和义工,但实际上,两者在英文中都统称为"volunteer"。

近年来,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全球潮流,西方学者指出,人类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技术革命带来的影响渐弱,后500年,社会学和志愿服务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促进地球上的生存与发展。这表明,志愿者的角色在解决全球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中日益凸显。

扩展资料

志愿者(英文Volunteer)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