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专项资金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3]

admin

专项资金审计中存在几个主要问题,首先是在审计准备阶段,由于审计资源有限,对专项资金的专业性和行业特殊性理解不足。审计人员在审前调查时,主要精力集中在收集基本信息和理解专业概念上,而对专项资金的逐级运作机制理解不深,穿行测试不全面,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评估主要依赖于经验和直觉,缺乏基于内部控制测评的实证分析,审计方案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受到限制。

其次,在实质性测试方面,由于侧重于资金支出的审计,而对效益控制的考核不够,导致审计取证有时不足以揭示问题本质。审计人员可能依赖小样本来推断总体情况,忽视了样本的地域差异和代表性,使得审计结果可能过于乐观,提出的管理建议缺乏深度。由于样本量不足,难以深入分析控制环节的有效性,难以解答“屡查屡犯”的问题。

再者,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落后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当前审计仍主要依赖账项基础审计,难以应对复杂的专项资金项目。例如,对于实行报账制的项目,审计手段受限,无法核实资金的真实用途,增加了审计风险。另外,由于项目信息不共享和缺乏技术手段,审计人员难以充分运用定量技术,影响了审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最后,现场审计的测量工具和手段不足,特别是在基建投资项目的审计中,无法进行专业验证,导致审计结果往往停留在表浅的定性层面,难以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和影响程度。这既反映出制度设计的局限,也反映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和提升空间的需求。

扩展资料

专项资金审计是审计机关对专项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活动。专项资金审计只对某项资金的收支活动进行审查,一般不需要涉及被审计单位的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