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涵盖了从项目准备到最终验收的全过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预定标准。事前质量控制是主动控制环节,主要任务包括编制质量计划、审核质量控制资料、划分项目以及准备技术资料等。事前控制的细节包括对材料采购、进场、储存和使用进行管理,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并确定其技术参数和操作方法,编制技术交底,并对控制点和关键材料进行复核。
事中质量控制主要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进行监督,确保各阶段的质量控制点得到妥善处理。这包括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防水保温及装饰装修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对于特殊过程,需要设置控制点,确定重点控制对象,确保这些过程的质量。
事后质量控制则关注施工质量的验收与检查。施工质量过程的验收包括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以及单位工程的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前需通知监理单位,并按合同文件和相关法规进行验收,确保每个环节都达到质量标准。竣工验收过程包括施工方的竣工准备、预验收和正式验收。施工方需提交竣工验收申请,监理单位进行预验收并签署工程竣工报验表,建设单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正式验收,最终形成质量竣工验收意见和竣工验收鉴定证书。
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观察、测试和实验,确保每项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定义以及质量合格条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特殊过程控制的确定方法和控制点重点控制对象也是质量控制的关键部分。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依据相关文件进行操作,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序质量控制点得到妥善处理。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确保工程成品在施工过程中不受损害。
通过上述质量控制流程,施工单位可以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和安全得到有效管理,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