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5―0028―02
一、深入校园的每个角落,挖掘鲜活的新闻源
通常意义上来说,校园新闻包括:中央精神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教育热点在学校教学里的执行,社会热点与学校活动的结合,学校重大活动,学校的典型人物,学校典型管理模式,学校典型的教学模式,教科研成果,领导活动,专家讲学,校园建设,文化活动等。
二、做好采访准备,善用提问技巧,深入采访
发现了校园新闻,接下来就是做好采访了,这是写好校园新闻的前提条件。俗话说,采访决定写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作就得有翔实的事实材料,而采访就是为写作提供材料的,没有采访就没有真实可信的材料,当然也就难以写出真实感人的校园新闻。那么,如何做好采访呢?首先,选好角度。同样的一件新闻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其特点和意义都是不一样的;从不同的视角去报道,产生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记者用独特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去捕捉新闻,这样才能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其次,记者要善于把校园新闻与社会新闻有机地结合起来,抓住社会层面与校园层面的契合点,做大做强校园新闻的报道,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有了有价值的、鲜活的新闻源,记者就可以着手进行采访了。
1. 采访前的准备。(1)了解被采访人背景。想要采访谁,先要了解谁的背景。采访大人物找背景好办,可采访小人物就得自己来了解了。(2)选好地点、时间。校园记者由老师带队集体采访时不用担心这个,但如果是私人采访就得考虑考虑了。一般在周末下午,或是上午8~11点左右都可以吧。时间地点同样重要,不要选择人家正困的时候大吵大闹,那样的话你什么也问不到。(3)注意语气。上面两条都是在采访没有开始的时候进行的,这一条可是在采访中必备的了。采访时一定要语气温柔,给人亲切的感觉;采访大人时要处处表现出尊重、礼貌,这样才能让你获得最想要的内容。还有要注意的就是在采访中要掌握被采访人的心理,平和的时候多问,情绪不好的时候少问。
2. 设置问题的提问技巧。(1)要通过提问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从而拉近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被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的很容易调动情绪,有的却很拘谨,这时可以用拉家常的办法来拉近距离。(2)提出的问题要具体细致,不要泛泛而谈。有的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问:“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打算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就像简单的公式,缺乏个性。泛泛的提问往往得到的是泛泛的回答。那么,怎样避免泛泛提问呢?经验是:记者提出的问题要具体。(3)要善于运用层层追问的办法来挖掘故事的细节、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采访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被采访对象往往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的好多细节不以为然,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时记者就要以敏锐的眼光迅速捕捉住、追问下去。(4)记者在遇到采访对象隐晦的问题时,可以采取迂回式提问的办法,避开正面提问而从侧面深入。比如采访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问题就要比较专业一点,那样才能和被采访对象拉近距离;当遇到被采访对象文化比较低、表达能力比较差时,记者要有耐心;当遇到被采访对象说话跑题时,记者要想办法引导他回到正题等等。总而言之,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素材,记者所有的采访技巧都应该为这一目的服务。
3. 现场采访的要领。(1)胆子要大。作为一名校园记者,要牢记,好的文章是“七分采,三分写”,所以你要很好地完成采访任务,一定胆子要大。很多校园记者第一次采访时扭扭捏捏,看到陌生的采访对象不敢凑上前去。你到外面采访,就代表我们校园记者的形象,你以一名校园记者身份采访,是件光荣而又神圣的事情,所以一定要表现得落落大方、彬彬有礼。(2)要有礼貌。在采访别人之前,先说“你好”或者说“打扰一下”等等礼貌用语,只要校园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话,就是一个采访的突破口,下面的对话就很顺其自然了。在采访的时候,还应该面对着采访人,脸上带着微笑,采访本托在手里写字,表示对别人的尊重。采访结束后,要对被采访人说声“谢谢”或者说一些客气的话。采访实践过程中,很多校园记者不注意这些礼貌的小细节,往往会有损校园记者队伍的形象,校园记者们要切实在实践中注意这些礼貌问题。(3)要带着“问题”采访。在采访前,校园记者一定要在脑子里想五个以上的“问题”,这样,你就很自信地、很轻松地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否则在采访对象面前,你就会“冷场”,当然了,这样采访当然是不成功的,你的文笔再好,也写不好采访类的文章。(4)在写稿时,除了清晰地再现采访的场景,最好融入自己独特的心理活动,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让读者百看不厌。
三、精心谋篇布局,突出新意,写活写好校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