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币政策通过开放市场业务,贴现率和准备金率的调整,进而影响到市场利息率的变化,市场利息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
二,当今在货币理论体系中存在着两大派别。一个是美国货币主义经济学米尔顿·弗里德曼,另一派则是英国的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这两种宏观经济理论都直接影响着国家立法者制定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方式。如果把两种经济学家都比喻成两位不同风格的汽车驾驶员,那么货币主义者将最关心的是在他们的油箱中添加汽油,而凯恩斯主义者则最关心的是保持他们的发动机运转。货币主义学派的米尔顿·弗里德曼一直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直接批评。
三,简而言之,这些理论之间的区别在于,货币主义经济学涉及经济中货币的控制,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涉及政府支出。货币主义者相信在控制流入经济的货币供应的同时,让市场自行修复。相比之下,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认为,除非采取干预措施驱使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否则陷入困境的经济将继续呈螺旋形下降。凯恩斯的货币经济学理念曾经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最严重的经济通缩中得到的验证,证明其经济理论是正确的。
四,凯恩斯认为在当时背景条件下,简单地期望通过控制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很难让经济能有所起色。他强调货币供应在经济中也同时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他认为市场可能需要花较长时间来适应新的货币政策,但这最终会对国内生产总值能产生直接积极影响。凯恩斯相信政府通过刺激消费,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和增加国际贸易净出口可以改变经济状况。美国在大萧条后不久,当时的共和党保守派总统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在平衡预算的方法上通过增加税收和削减支出,寄希望于经济体系能自动调节恢复。
但这种尝试最终失败了,胡佛没有等来经济的自我修复,而是无穷无尽的企业破产和倒闭,美国百姓生活,特别是农民群体,痛苦不堪。在当时的美国纽约大街上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胡佛总统黯然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