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如何控制贷前风险及信贷风险控制要点

admin

一、如何控制贷前风险及信贷风险控制要点

银行贷款风险的防范措施:
加强准入管理。深入调查、详细审查、充分审议、严格审批,探索建立独立审查制度、审查合议以及审查监理制度;
加强预警监控。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实现“多渠道”预警,创新信贷风险监测预警手段,实现“零距离”预警,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加快信贷调整。由事实风险退出向潜在风险退出转变。由被动性退出向主动性退出转变。由战术性退出向战略性退出转变;
加强贷后管理。要建立差别化的风险监控制度,在密切好对边缘贷款的动态完善的风险监控方案,及时化解潜在风险;
要注重培育客户经理良好的职业操守,做到始终不越思想道德这条“防护线”,始终不碰规章制度这条“警戒线”,始终不违犯法律这条“高压线”。

二、金融机构如何防范政策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需要做到:1、了解各种政策;2、完善制度;3、减少呆账;4、提高风险意识;5、控制信贷;6、做好预警;7、加强监管。

1、了解政策。金融机构要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就必须要随时了解各种政策,掌握各种经济动态,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善于发现经济不稳定因素,并立即根据市场情况做出一定的对策调整。

2、完善制度。金融机构要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还必须要做好风险防范的制度完善工作,采取哪些措施,哪些方法去防范风险,这些都需要制度的支撑。

3、减少呆账。金融机构要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就必须要做好金融机构的资金管控,特别是对于哪些不良借贷行为,要将这种呆账、死账几率降到最低。

4、提高意识。金融机构要防范金融风险,就必须提高风险意识。然而目前的现实问题是很多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比较低,意识淡薄,一味地追求高利息,而忽略了资金本身的风险。

5、控制信贷。金融机构要防范金融风险,就必须要控制信贷放款率,对贷款进行实质性的审查,不走形式,不一味地追求高利息,而忽视高风险,争取贷出一笔,收回一笔。

6、做好预警。金融机构要防范金融风险意识,还必须要做好风险预警工作,制定一系列的风险红线问题,然后定期对照红线问题进行一一自查,争取早日发现问题,然后早日处理风险,不将问题扩大化。

7、加强监管。金融机构要做好金融风险防范,还必须要加强监管,一是监管企业内部的各岗位人员,要求大家严守工作职责,不做违法乱纪之事,不监守自盗,二是监管各种制度,看看制度是否符合事实,是否能很好地服务于事实,有不好的制度或者是滞后的制度要及时做好更新。

三、如何控制贷前风险及信贷风险控制要点

第一,简单了解生意情况,比如销售规模、资产规模(主要是应收、库存规模)、负债规模,对客户的生意有个整体把握以及与贷款需求相匹配,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年销售只有200万的客户,申请100万贷款,两者明显不匹配,这种情况需要在上门前,进一步沟通;

第二,对客户的信用报告进行详细分析,查看是否有重大瑕疵,并挖掘风险点,比如有严重逾期,需要考虑是否上门考察;

第三,查询所有第三方信息系统,常见被执行人系统、工商系统以及其他第三方民间征信系统,查看是否有重大瑕疵,比如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需要进一步核实,再安排上门考察。

申请准入和预判环节有两个作用:一是,相互了解,明确合作基础,提高效率,免得相互浪费时间,比如很多客户在上门考察后,还因机构利率高而放弃,这显然浪费了双方的时间;二是,提前提取客户可能的风险点,为上门考察做好准备,以免上门以后不知所措,或是遗漏关键因素,比如客户近期有大额贷款到期,而在上门考察中忽略与客户沟通该笔贷款的还款来源及后期续贷问题,这显然不利于贷款审批。

四、如何控制贷前风险及信贷风险控制要点

第一,简单了解生意情况,比如销售规模、资产规模(主要是应收、库存规模)、负债规模,对客户的生意有个整体把握以及与贷款需求相匹配,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年销售只有200万的客户,申请100万贷款,两者明显不匹配,这种情况需要在上门前,进一步沟通;

第二,对客户的信用报告进行详细分析,查看是否有重大瑕疵,并挖掘风险点,比如有严重逾期,需要考虑是否上门考察;

第三,查询所有第三方信息系统,常见被执行人系统、工商系统以及其他第三方民间征信系统,查看是否有重大瑕疵,比如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需要进一步核实,再安排上门考察。

申请准入和预判环节有两个作用:一是,相互了解,明确合作基础,提高效率,免得相互浪费时间,比如很多客户在上门考察后,还因机构利率高而放弃,这显然浪费了双方的时间;二是,提前提取客户可能的风险点,为上门考察做好准备,以免上门以后不知所措,或是遗漏关键因素,比如客户近期有大额贷款到期,而在上门考察中忽略与客户沟通该笔贷款的还款来源及后期续贷问题,这显然不利于贷款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