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严谨的态度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民族性是固有的特性,不受个人意志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并跨越多个历史时期。其中,既有值得传承的优秀传统,也有应被淘汰的落后成分。当代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应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来筛选和融合,吸取精华,摒弃糟粕。同时,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吸纳其他文化的有益元素,并勇于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和现代价值,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新文化。
二、树立民族自信自尊自强意识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前提。当代中国青年应首要增强民族自信心,因为自信是自尊、自强的基础。一个民族若缺乏自信,将难以实现自强和国家的强盛。中华民族要跻身世界先进民族之列,需要每个中国人的努力和自信。因此,树立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意识至关重要。当代青年应从克服自卑、增强自尊自信做起,积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三、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抵御各种诱惑,青年学生必须培养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这可以通过坚持课堂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建立自我监控与评价体系等途径实现。同时,社会和学校也应提供支持,创建自我管理和自主体验的平台,并建立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帮助青年学生在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少走弯路,确保德育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