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的"十三条"举措,强化操作风险管理
面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日益突出的操作风险问题,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防范措施的通知,旨在提升银行机构的识别与控制能力。银监会强调了规章制度建设、稽核机制强化、合规性监督、责任制落实和公开透明的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
首要任务是强化规章制度建设,针对不适应业务发展和基层管理的条款,上级行需及时修订,对违规者严肃处理,确保有章可循。同时,稽核体制需进一步完善,通过独立、交叉的突击检查,确保业务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的合规运行。
对于权力过大而监管不力的基层行,银监会要求加强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监督缺位。各级管理人员需担起责任,对大案要案和措施不力的情况,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行务管理公开制度被强化,通过自我评估和外审机构的独立评估,提高银行透明度。对于重大案件,及时的信息披露是关键,以引导公众舆论,强化公众监督。
重要岗位人员的行为规范被严格规定,涉及违规行为将立即调离并审计。鼓励内部举报制度,对举报有功的基层员工给予重奖,对违法管理人员坚决调离并严肃处理。
银监会要求强化账务对账制度,确保记账和对账岗位分离,对账外经营行为进行严密监控,确保业务合规。对于新客户和大额交易,严格执行"KYC"和"KYB"原则,强化风险识别。
科技进步在防范操作风险中扮演重要角色,银监会倡导改进科技信息系统,提升数据准确性,为业务审计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银监会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打造更安全、稳健的金融体系,保障银行业健康发展。各金融机构务必积极响应,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