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通紫铜分为T1、T2、T3、T4四种,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含铜量以及纯度,进而影响导电率、导热率等物理特性。
2. T3普通纯铜,其含铜量不低于99.7%,杂质极少,是工业中广泛使用的紫铜。它呈紫红色,再结晶温度在200-280摄氏度之间。
3. T3无氧铜,含氧量低,无氢脆现象,具有高导电率、良好的加工性能、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
4. T4纯度稍低的普通纯铜,其含铜量同样不低于99.7%,但相较于T3,可能含有稍多的杂质。
5. T1和T2紫铜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少见,但它们同样具有较高的导电导热性能,适用于需要这些特性的场合。
6. 这些普通紫铜合金广泛应用于结构材料,如电器开关、垫圈、铆钉、管嘴和导管等制作,也用于非关键导电原件。
7. T3在含氢环境中易受氢脆影响,不宜在37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还原介质中加工和使用;而在-250摄氏度以下低温环境中,其强度会提升。
8. T3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铜、银,以及极少量的铅和铋等杂质。
9. 无氧铜进一步分为LC-OFC(线形结晶无氧铜)、OCC(单晶无氧铜),以及PC-OCC和UP-OCC等,它们用于高要求的电子器件和电缆中,其中UP-OCC技术制造的单结晶无氧铜,因其无方向性、高纯度、防腐蚀和极低电气阻抗,适合高速传输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