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如何理解项目学习既是课程形态又是教学策略

admin

关于项目学习既是课程形态又是教学策略理解如下:

项目学习是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学习成就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综合性、活动性的教育实践形态。项目学习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解蔽学科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

它既是学科教学的“对立面”,又是学科教学的支撑者、促进者,更是在学校教育阶段与学科教学携手共同培养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未来社会实践主人的教育活动。

1、如何定位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既是课程形态又是教学策略。课程形态与教学策略在项目学习这里是一个事物的两面,难以分离。以课程形态来看,它是基于学科课程的跨学科的活动课程;

以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形态)来看,它主要是以完成作品(特定任务)为目标的学生的自主的、探究的、制作的活动。

也就是说,在动态的实践层面,项目学习既是课程形态又是教学形态(教学策略),课程形态与教学形态合二为一,或者说,如此的课程形态必有如此的教学形态,如此的教学形态必有如此的课程形态。

因此,可以这样来定位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在系统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学习成就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综合性、活动性的教育实践形态。这种教育实践形态不可能取代系统的学科教学,也不是可有可无。

2、项目学习是对学科教学的解蔽

那么,为什么项目学习在现代学校是不可缺少的呢?这要从现代学校的运行机制说起。我们知道,现代学校的重要任务是通过“继承”已有的人类历史文化成果来培养人、发展人。

而学科课程、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则是现代学校培养人、发展人的重要内容与途径;“继承”人类历史文化成果则是学校教育最直接的任务、是培养人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一条以“继承”为主线的学校教育的逻辑线索。这条线索是:学生“继承”人类历史文化—获得发展—走出学校进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发展。

显然,在这条逻辑线索中,学习基本上是学生个人独自进行的事情。它与书本有关,却与正在发生的、沸腾的社会生活无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但是,学生的学习与时间进程和安排有关,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于是,学习几乎可以描述为学生对照日程表按部就班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

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虽然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却与他人、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没有实质性的关联,是一个孤立的、抽象的、偶然的个体。

这样的个体,当他真正进入社会生活、从事社会实践时,是否有能力、有毅力、有责任去生活和实践,是一件不能不令人担忧的事情。

如果是“学习者在其中无法按照自己目的加以控制的学习情境”,那么,学生只会有两种反应:或者顺从或者反抗,都难以与环境进行积极的互动,难以从环境中经验到有意义的经验,即学习不能真正发生。

如果处于“所有因素都受学习者支配”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同样难以与环境有积极的互动,以为一切都以他为中心,都受他控制,他可以不经努力就轻松获得想获得的一切,从而导致他的自大散漫和任性,学习仍然不能真正发生。

因此,教育的根本,就是去唤醒、激发学生自己的主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