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十代Cometlake架构英特尔处理器的性能测试与细节介绍,本文将基于之前的一次评测文章进行讨论。在即将到来的4月或年中,第十代处理器的正式发布日期尚不明确。目前,正式版的i5-10400处理器已经在OEM渠道开始出货,并在电商平台销售偷跑的散片版本。主板的上市时间仍然未知,因此只有媒体拿到的测试主板才会购买到偷跑的CPU,且价格明显偏高。
我们的测试CPU为i7-10700(QS正显),其S-spec码为QUD6,参数与正式版一致,所有信息均能被有效读取。这款处理器与当前i9-9900/9900K等型号一样,采用8核16线程设计,并采用全新的LGA1200接口。然而,底部电容分布形式的变化表明,i7-10700并非原生8核心处理器,而是从i9的基础型号中屏蔽了2颗核心而来。从参数上看,i7-10700的性能与i9-9900K相差无几,两者主频虽有差距,但全核心加速频率仅低0.1GHz,几乎无明显区别。
英特尔在第十代i7/i9处理器中引入了“高速睿频3.0(Max Turbo 3.0)”技术,以i7-10700为例,其默认单核心最大睿频速度为4.70GHz,但有了Max Turbo 3.0技术后,单核心最高可提升至4.80GHz以上。
测试平台包括intel i7-10700 QUD6 CPU、intel Z490主板、Dual-Channel DDR4-3000内存、M.2 NVME Gen 4 SSD以及Windows 10 专业版 1903系统。i7-10700的实际功率消耗在170W上下,可能略低于i9-9900K,但i7-10700K及更高阶的10核20线程的i9-10900/10900K将有更高的功耗和发热表现。
在简单功耗测试中,我们使用AIDA64软件进行压力测试,并读取CPU内部功耗传感器数据。在火力全开的模式下,i7-10700单烤FPU时的功耗约为170W,比i9-9900K略低。实际功耗还与CPU内部运行电压、主板提供的电压高低及BIOS的完善程度有关。
我们使用最常规的几个项目对CPU进行性能测试,以查看其实际性能情况。考虑到CometLake架构与当前8代、9代使用的Coffeelake架构差异不大,同样的软件跑出的分数可以代表性能优势或劣势。i7-10700在CPU-Z的自带跑分中,单线程分数为568分,多线程分数为5648,略高于CPU-Z自带的i9-9900KF参照基准。在R15/R20跑分测试中,i7-10700与i9-9900K的差距相对较小,而R20的跑分与CPU频率关系密切,频率越高,分数越高。
在简单的结果分析中,第十代处理器的性能提升明显,对应型号之间的提升在25%~30%之间,是一次巨大的跨越。价格方面,偷跑的正式版i5-10400散片价格约为1479元,正式发布后价格将更实惠,i5-10400F相比i5-10400至少便宜100元以上。今年两家的竞争将异常激烈。i5-7500可能成为最大的赢家,因为它从老对手R5-1600、R5-2600升级至R5-3600,价格优势明显,稳稳地保持在1100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