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付费是什么意思: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
dip付费拓展
dip付费:是用一个模糊数学的办法来解决医保支付的问题,包括了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算管理,这种付费方式将统筹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让医疗机构结合成“命运共同体”,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和约束
无论是DRG付费还是DIP付费,医保基金都会制定“预算总额”。由于医保基金的收入是有限的;医保基金的使用又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医保基金不仅用于DRG/DIP付费,还要用于门诊慢特病、异地住院医疗等;
所以为了保障各医保业务的正常开展,保障医保基金用到实处,就会针对各医保业务类型制定预算总额(俗称“总盘子”、“总控”)。在制定预算总额的基础上,为了预防突发事件往往会预留“风险金”进行调剂。
此处需要多还说一下的是,在进行总额预算时医保会参考历史医保基金的支出情况。所以,如果医疗机构大量发生费用转嫁至门诊或院外自费、推诿患者至异地的行为,就容易导致来年DRG/DIP预算总额下降。
这种行为也属于DRG/DIP付费下的审核监管重点--“转嫁费用”、“推诿患者”,是不可取的。
增加DIp收费的方式如下:
1、收取费用:DIP收费是指在使用DIP服务时,收取服务费用的一种方式。
2、收费模式:DIP收费的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而定,一般可以采用按次收费、按月收费、按季度收费、按年收费等模式
3、收费标准:DIP收费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而定,一般可以按每次服务的时长、每次服务的次数、每次服务的质量等标准来定价。
4、收费形式:DIP收费的形式可以采用现金支付、刷卡支付、电子货币支付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