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为什么“端午节”被韩国“抢”去了

admin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韩国也庆祝这一节日,并成功将其申请为文化遗产,这引起了一些中国人的不满。然而,如果我们了解韩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或许可以理解为何中国失去了这一“遗产”。韩国人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有着强烈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不仅来自于国家的经济成就,也来自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韩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看法在外国人看来甚至可能有些自大,他们认为韩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美、最有创造力的文化,韩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

韩国在利用历史文化传统塑造民族精神方面取得了成功。他们的节日庆祝活动,如中秋节和春节,比圣诞节等外国节日更为重要。韩国人还重视长幼尊卑,家长在家里仍然是绝对的权威。他们还保留了中国的儒教传统,如乡校和书院的保存,以及使用《朱子家礼》作为家庭伦理的规范基础。

韩国的一些学者甚至需要到韩国去感受儒教的遗风流韵。彭林先生在一次访问韩国时,见到了一些韩国学者家庭的传统生活方式,如金兑仁家和河有楫先生。他们按照古礼生活,祭祖敬宗,教育子孙尊重祖宗。韩国还有一些学院完全按照传统方式教学,如泰东古典研究所,学生必须背诵“四书五经”。

韩国人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表现出的对本国文化的信任令人尊重。他们并不是故作姿态,而是出于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和自信。韩国人向我们证明了,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他们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自信地生存,必须有自己的深厚底气,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尊重自己的祖先。韩国人向我们说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进步,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丰富和满足。